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临床表现有高代谢综合征、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等方面的症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按时服药、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特别关注妊娠期间的甲亢患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主要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有:
高代谢综合征: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低热、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
精神神经系统: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
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亢进、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等。
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
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早泄,偶有男子乳房发育。
造血系统:周围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甲状腺肿大明显或有压迫症状的患者。
甲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鲜等。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妊娠期间的甲亢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因为甲亢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在妊娠前半期,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母体的甲状腺激素对于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妊娠期间的甲亢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总之,甲亢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但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甲亢,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