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常用检查方法包括血清AFP检测、肝脏超声、CT、MRI、肝动脉造影和肝脏穿刺活检等,其中AFP检测联合超声是基本方法,高危人群需进一步检查。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肝癌检查方法:
1.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AFP是目前诊断肝癌常用且重要的指标,对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复发等有重要意义。
2.肝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具有实时、无创、价廉等优点,可用于肝癌的初步筛查。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形态、位置及肝静脉、门静脉有无癌栓等,对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分辨率。
4.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可发现直径1.0厘米左右的微小肝癌。
5.肝动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可明确肝癌的部位、大小和数量,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6.肝脏穿刺活检:是肝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单一检查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长期饮酒者,肝癌家族史者等,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总之,血清AFP检测联合肝脏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对高危人群应进一步行CT、MRI等检查,必要时行肝动脉造影或肝脏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