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患有外耳道炎、耵聍栓塞、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可能是患有外耳道炎、耵聍栓塞、中耳炎等耳部疾病。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此外,有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易反复发作。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治疗时首先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及时清理外耳道脓液,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2.耵聍栓塞:耵聍俗称耳屎,是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耵聍栓塞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如果耵聍较小,可以通过外耳道冲洗的方法取出;如果耵聍较大,需要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用耵聍钩或吸引器取出耵聍。
3.中耳炎: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耳道流脓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治疗方法是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如果鼓膜穿孔较小,可以等待其自然愈合;如果鼓膜穿孔较大,无法自愈,需要进行鼓膜修补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你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外耳道进水,不要频繁挖耳,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