擤鼻涕擤的耳朵疼一般是由气压变化、耳部神经受刺激、中耳炎、鼻窦炎、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可以采取咽鼓管吹张法、避免刺激及神经调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处理。
1.气压变化
擤鼻涕时,用力过猛会导致鼻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传导至中耳腔,引起中耳负压,从而刺激耳朵的鼓膜,导致疼痛。
患者日常要轻轻擤鼻涕,避免用力过猛,以减少鼻腔和耳腔内的压力变化。其次,可以深吸一口气,闭紧嘴巴,用力将气吹入鼻腔,有助于平衡耳腔内外的气压,缓解不适。
2.耳部神经受刺激
人体耳部的神经分布丰富,擤鼻涕时,由于神经反射,可能会刺激到耳部的感觉神经,如三叉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等,会向大脑传递疼痛信号,引发疼痛。
减少擤鼻涕的次数和力度,避免对耳部神经造成进一步刺激。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调节神经功能,减轻对刺激的敏感度。
3.中耳炎
若患者患有中耳炎,炎症会导致中耳腔内的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有积液。擤鼻涕时,鼻腔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能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腔,加重炎症。炎症刺激中耳的神经末梢,导致耳朵疼痛加剧。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硼酸冰片滴耳液、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等药物治疗,促进炎症恢复,缓解疼痛。
4.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增多,会通过咽鼓管反流至中耳腔,引发耳痛疼痛。
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减轻炎症,缓解不适症状。
5.鼓膜穿孔
若患者存在鼓膜穿孔的情况,穿孔面积较大,且位于鼓膜的敏感区域,在擤鼻涕时,会对患处造成刺激,出现耳痛疼的症状。
对于较大的穿孔或无法自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鼓膜修补手术,能恢复耳鼓膜完整性,以恢复听力。
患者日常应多喝温开水,保持鼻腔湿润,同时,应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进水或挖耳朵等行为,以防止感染或进一步损伤。如果耳朵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以便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