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一个+号是否变成肾病,需要结合检查结果分析。
若患者在B超检查中发现肾脏组织包膜不完整、肾部粗糙、回声不均匀等情况,并且肾功能检查中发现指标异常,此时一般会变成肾病。肾病发生后,肾脏组织出现肿胀、充血现象,无法及时利用体内蛋白质,导致蛋白质伴随尿液排出,导致检查结果为尿蛋白+。若患者在B超检查中未发现肾脏部位异常现象,并且肾功能指标正常,则说明患者不会变成肾病,尿蛋白为+号与肾病无关。
此时尿蛋白+可能是由过量食用蛋白质食物、剧烈运动、尿道炎、膀胱炎、肝炎等因素引起的,相关分析如下:
1.过量食用蛋白质食物
若患者过量食用鸡蛋、虾肉、鱼肉、瘦猪肉等高蛋白质食物,会使体内摄入较多蛋白质,导致蛋白质无法被全部利用,从而排入尿液,使尿蛋白检查结果出现异常,为一个+号。
2.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导致少量蛋白质漏入尿液,出现尿蛋白的结果为一个+号的情况。
3.尿道炎
尿道炎发生后,尿道部位会积聚较多病菌,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局部黏膜发生损伤,使少量血液渗出,血液中的蛋白质与尿液混合,便会出现尿蛋白为一个+的情况。
4.膀胱炎
膀胱炎会使膀胱壁受损,膀胱壁受损部位渗出较多组织液,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与尿液混合排出,会引起尿蛋白的检查结果异常,为一个+号。
5.肝炎
发生肝炎后,肝脏的代谢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利用与吸收蛋白质,导致蛋白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可发现尿蛋白结果异常,出现一个+号的情况。
患者应该及时饮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个人卫生,可避免细菌侵入身体,引发炎症。若此现象长时间未得到缓解,并且出现水肿、乏力、排尿减少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