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后肛门痛通常考虑是肛裂、痔疮等因素有关,可根据病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肛裂
如果存在便秘的情况,尤其是反复出现这种情况时,粪便会对局部皮肤造成损伤,从而引发肛裂,造成疼痛。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平时多饮水,软化大便,并适当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苹果等,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顺畅排出。同时,便后可以用温水或稀释的高锰酸钾坐浴,有助于清洁局部皮肤、黏膜,也有助于缓解疼痛。如果疼痛较为严重,还可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止痛、促进肛裂愈合的作用。
2、痔疮
如果本身患有痔疮,且大便比较坚硬,大便排出肠道时可能会触及痔疮,从而引发疼痛。
为了改善大便坚硬的情况,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以缓解不适,避免症状加重。同时,日常可以尝试提肛运动,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果痔疮比较大,也可以在痔疮内注射硬化剂,以促进痔疮萎缩。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痔疮,还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痔单纯切除术、多普勒超声阴道下痔动脉结扎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