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长麻疹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红色斑丘疹等皮肤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等症状。并发症包括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麻疹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1.症状:
发热:麻疹通常会导致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4天。
咳嗽、流涕: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伴有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眼结膜炎:部分患儿可出现眼结膜炎,表现为眼红、流泪、畏光等。
口腔麻疹黏膜斑:在口腔颊黏膜处,可见直径约1-2毫米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这是麻疹的特征性表现。
皮肤症状:发热后3-4天,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通常从耳后、发际逐渐蔓延至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最后到达手掌和足底。皮疹一般持续3-4天,消退后可能会有色素沉着和细小脱屑。
2.并发症:
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营养不良、体弱或有免疫缺陷的患儿。
喉炎:可导致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肌炎: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
脑炎:麻疹脑炎的发生率较低,但病情较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障碍、抽搐、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3.诊断:
临床症状:根据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出疹等症状,医生可以初步诊断为麻疹。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等,可帮助确诊麻疹,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4.治疗:
一般治疗: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喝水,以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丢失。
对症治疗:如高热时给予退烧药、咳嗽时给予止咳药等。
并发症治疗:针对肺炎、喉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
5.预防: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等。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麻疹高发季节。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需要注意的是,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类似麻疹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并避免前往公共场所,以免传染给他人。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