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儿麻疹要做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麻疹监测、合理饮食、注意休息、观察病情。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染。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为多。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预防小儿麻疹。
一、控制传染源
1.对麻疹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2.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二、切断传播途径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消毒。2.患儿衣物应在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便器等应消毒。3.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后,应彻底洗手。三、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1.5-2岁复种1次。2.被动免疫: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球蛋白注射者,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5天则无法达到预防效果。3.加强麻疹监测:及时发现病人,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麻疹流行期间,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四、其他措施
1.合理饮食: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2.注意休息:保持患儿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3.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皮疹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总之,预防小儿麻疹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麻疹监测,及时发现病人,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的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