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包括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内皮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常见治疗方法为控制饮食、药物治疗、日常护理。
一.原因
1.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尿酸升高时,可通过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使肾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内皮功能障碍高尿酸血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减少,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血管阻力增加,血压随之上升。
3.胰岛素抵抗尿酸水平过高可能会引发胰岛素抵抗,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二.治疗方法
1.控制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饮食,可有效控制血压及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2.药物治疗首选第3代钙离子拮抗剂,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尿酸无明显影响。也可选择氯沙坦钾,既能降压又有助于降低尿酸;还可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贝那普利等。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可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可促进尿酸排泄,尿酸氧化酶可以促进尿酸分解等。
3.日常护理日常应多饮水,碱化尿液。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