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主要由代谢异常、局部因素、药物相关因素等引起,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排石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一.原因
1.代谢异常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或胱氨酸等物质排出量增加。例如,长期高钙饮食、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时,可导致尿钙增加;摄入过多富含草酸的食物或体内草酸代谢异常,会使尿草酸升高;高嘌呤饮食或尿酸代谢紊乱可引起尿尿酸增多。
2.局部因素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尿液潴留,使晶体或基质在该部位沉积,进而形成结石。尿路感染,某些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尿液碱化,有利于磷酸盐、碳酸盐等沉淀而形成结石。
3.药物相关因素某些药物,如氨苯蝶啶、茚地那韦等,可诱发结石形成。此外,长期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D等药物,也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二.治疗
1.一般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有助于结石的排出和预防结石的形成。同时,根据结石的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减少富含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等;尿酸结石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胱氨酸结石患者应限制蛋氨酸的摄入。
2.对症治疗肾绞痛发作时,可给予解痉止痛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合并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等,但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排石治疗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患者,可先选择保守排石治疗,可遵医嘱应用排石药物,如排石颗粒、山莨菪碱或阿托品等,并配合大量饮水、适度运动等措施。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4.手术治疗肾结石手术方式有很多,包括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取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