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斑块的出现可能与气血不足、血热、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脾虚湿困等原因有关,通常可以采取滋补气血、清热凉血、滋养肝肾、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的方子进行治疗。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无法充分输送到全身各处,包括皮肤。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容易出现色素沉着、色斑等问题。
针对气血不足导致的斑块,中医推荐使用滋补气血的方子,如八珍汤、气血双补丸、十全大补丸等,具有益气养血、调和营卫的功效,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去除斑块。
2.血热
血热是指体内热邪过盛,导致血液运行加速、血液成分发生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血热会灼伤津液,使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在皮肤表面积聚形成斑块。
针对血热导致的斑块,中医推荐使用清热凉血的方子,如犀角地黄汤、凉血解毒汤、龙胆泻肝汤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可以清除体内的热邪,调节血液成分,能够减轻斑块。
3.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不足,导致身体失去滋润和濡养的一种病理状态。肝肾阴虚会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失衡,毒素和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在皮肤表面积聚形成斑块。
针对肝肾阴虚导致的斑块,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滋养肝肾的方子,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枸菊地黄丸等,可以补充肝肾两脏的阴液,调节体内水液代谢,从而使斑块的症状得以改善。
4.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是指肝脏疏泄功能失常,导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的一种病理状态。肝气郁结会导致体内毒素和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在皮肤表面积聚形成斑块。
针对肝气郁结导致的斑块,通常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疏肝解郁的方子,如逍遥散、半夏厚朴汤、柴胡疏肝散等,可以疏通气机、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淡化斑块。
5.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是指脾脏功能衰弱、水湿内停的一种病理状态。脾虚湿困会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失衡,毒素和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在皮肤表面积聚形成斑块。
针对脾虚湿困导致的斑块,中医通常会建议使用健脾祛湿的方子,如参苓白术散、苓桂术甘汤、六君子汤等,可以增强脾脏功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从而减轻斑块的症状。
需要注意,若是斑块的情况无法得到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前往中医院寻求中医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