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一般考虑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治疗可能会传染给共同进餐的人、引起口臭和恶心反胃、胃炎的慢性化发展、消化性溃疡的形成、胃癌的风险增加等。
1、传染给共同进餐的人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可以成为传染源,通过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将细菌传染给共同进餐的人,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
2、引起口臭和恶心反胃
幽门螺杆菌会寄生在牙菌斑上,产生碳化物,导致难闻的口臭,刷牙或口腔清洁剂难以完全去除。同时,幽门螺杆菌还会促进胃泌素的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引起反酸、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胀,尤其在进食后更为明显。
3、胃炎的慢性化发展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内后,部分菌体会附着于胃窦部黏液层,形成有利于其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菌体产生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中和胃酸,削弱胃部的自我保护机制。长期以往,会导致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出现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
4、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使黏膜受损加剧,进而形成溃疡。患者常表现为中上腹痛、反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5、胃癌的风险增加
长期感染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分化和增殖,逐渐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还可能演变为胃癌。
因此,患者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上述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