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上长了个肉疙瘩有点痒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痔、肛裂、肛门息肉等,患者需要针对病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痔
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如果是外痔或内痔脱出,可表现为肛门长了个肉疙瘩,同时可伴有肛门疼痛、出血、瘙痒等症状。患者应调整膳食结构,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苹果、芹菜等,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等功效。症状严重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痔疮栓、熊胆痔灵膏或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地奥司明等药物治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缓解肛门坠胀以及抗感染等作用。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常用手术方式有痔单纯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以及血栓外痔剥离术等。
2、肛裂
肛裂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出现裂口,患者可出现上述症状。日常在饮食上应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以预防便秘的发生,平时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不要强忍便意。建议可以遵医嘱局部外用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或口服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具有止痛、扩张局部血管、缓解括约肌痉挛等作用。对于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考虑采取肛门皮瓣技术、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等手术治疗。
3、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出现良性肿瘤,可能会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摄取足够的水分,以软化大便,减少便秘压力,从而减轻症状。平时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便意忽视,遵循正常的排便时间和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建议可采取激光治疗和冷冻疗法等物理的方法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方法无效,或者息肉很大且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包括传统手术、激光手术、电凝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