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和胃溃疡的区别有定义不同、症状不同、病因不同、胃镜检查结果不同等。
1.定义不同
胃糜烂指胃黏膜的炎症和破损,但病变通常较浅,局限于黏膜层。
胃溃疡则是胃黏膜的溃疡性病变,病变深度可累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
2.症状不同
多数胃糜烂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胃溃疡症状相对较明显,常表现为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再复发。此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3.病因不同
胃糜烂常见病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激、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胃溃疡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此外还与胃酸和胃蛋白酶、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
4.胃镜检查结果不同
胃糜烂在胃镜下可见胃黏膜红斑、水肿,有时可见糜烂灶,但通常不累及黏膜下层。
胃溃疡在胃镜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边缘整齐,底部覆盖有灰白色或灰黄色的苔膜,周围黏膜可有充血、水肿。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胃部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胃部疾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如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戒烟限酒、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