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即消除病理性情绪低落、提高情绪,用来治疗抑郁性疾病的精神药物,当前临床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四环类抗抑郁药、新型抗抑郁药物等。
1.三环类抗抑郁药
常用的药有丙米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它主要适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中出现的抑郁症状。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阻断氨泵,减少突触前膜对生物胺的回收,特别是减少去甲腺素和5-羟色胺的回收,使突触后受体部位有效神经递质的浓度增高,起到抗抑郁作用。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它是最早出现的抗抑郁药,例如异丙肼、苯异丙肼等,主要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递质的破坏,增加突触间隙的浓度,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因为这一类的副作用较多,抗抑郁效果不及三环类,近些年逐渐被三环类抗抑郁药所取代。
3.四环类抗抑郁药
代表药物是麦普替林,它与三环类作用机理相似,但是它起效比较快,副作用比较小,抗抑郁作用谱更广,所以更适用于老年人和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患者。
4.新型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属于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目前已经有数十种了,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这类药物镇静作用小,一般它不损害精神运动功能,对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影响也很小。而且本类药物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双重作用,它多用于脑内5-羟色胺减少所导致的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