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以胸部及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位置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严重时,疼痛可放射至剑突下或上腹部。
1.典型心绞痛的位置:典型心绞痛的位置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2.不典型心绞痛的位置:部分患者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牙痛、下颌痛、上腹疼痛、左肩背痛、左臂痛等,容易误诊。
3.特殊类型心绞痛的位置:
卧位型心绞痛:疼痛发作于卧位,多在休息或熟睡时发生,常伴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变异型心绞痛:疼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与变异型心绞痛相关的冠状动脉痉挛,多发生在前降支近段,可引起左心室心尖部和室间隔区域性缺血,导致心律失常和猝死。
中间综合征:疼痛在心脏正常部位或上腹部,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伴有乏力、头晕、出汗等症状。
梗死后心绞痛: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在同一患者中,可同时出现劳力性和自发性心绞痛。
需要注意的是,心绞痛的位置虽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并不能单纯依靠位置来诊断心绞痛。确诊心绞痛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如果出现胸部不适或疼痛,应高度怀疑心绞痛的可能,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