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严不严重,主要取决于其具体症状。通常情况下,过敏性紫癜分为单纯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以下是各类表现及可能的严重后果:
1.单纯型
最常见,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躯干极少累及。紫癜常成批反复出现,对称分布,可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但可反复发作;
2.腹型
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黏液便、便血等。其中腹痛较为常见,多为阵发性绞痛,腹痛位置可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发生变化,疼痛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黑便;
3.关节型
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腔可有积液,甚至积血,部分患儿可同时出现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
4.肾型
病情最为严重,发生率在12%-40%。除皮肤紫癜外,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炎症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肾脏症状可出现于疾病的任何时期,但以紫癜发生后一周多见,多在3-4周内恢复,少数可转为慢性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
5.混合型
皮肤紫癜合并上述两种以上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如果累及肾脏,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如果累及胃肠道,可导致胃肠道出血,甚至穿孔。因此,过敏性紫癜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中,有1/3-1/2的患儿会出现肾脏损害,如蛋白尿、血尿等,这种情况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因此,过敏性紫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肾脏损害。
总之,过敏性紫癜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具体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