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选择器具、加水量、煎煮火候、煎煮时间、特殊药物处理、滤取药液等。
1.准备工作
先将药材洗净,可去除灰尘等杂质,但注意不要过度冲洗,以免损失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将药材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2.选择器具
以砂锅、瓦罐为最佳,它们的材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能较好地保持药物的性质。也可使用不锈钢锅,但要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以防金属离子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3.加水量
一般用水量以高出药面2-3厘米为宜。质地轻松、体积较大的药材,可适当多加水;质地坚硬、体积较小的药材,用水量可相对少一些。同时,还要根据煎煮时间的长短和药物的吸水量适当调整用水量。
4.煎煮火候
先以武火(大火)将药液煮沸,然后转至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使药物成分充分煎出。在煎煮过程中,要不时搅拌,防止药物粘锅烧焦。
5.煎煮时间
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滋补类药物,如人参、黄芪等,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至40-60分钟;解表类药物,如麻黄、桂枝等,煮沸后煎15-20分钟即可,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
6.特殊药物处理
一些药物有特殊的煎法,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金石、贝壳类药物,如石膏、牡蛎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60分钟;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等,久煎易挥发失效,应在药物煎好前5-10分钟放入;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车前子、旋覆花等,应包煎;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应烊化后冲入煎好的药液中。
7.滤取药液
煎好后,趁热用纱布或滤网将药液滤出,尽量减少药渣中残留的药液。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煎药方法会因药物的种类、质地、功效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煎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服用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煎药器具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