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青春期多见,主要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部疼痛、坠胀,可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方法包括经期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等。
1.病因: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2.症状: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发病。主要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3.治疗:
一般治疗:重视心理治疗,消除紧张和顾虑可缓解疼痛。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戒烟均对缓解疼痛有一定帮助。
药物治疗: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是痛经的主要治疗药物,如布洛芬、酮洛芬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减轻痛经。
4.预防:
经期注意: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如淋雨、游泳、冷水浴等;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外阴清洁,经期卫生巾要勤换。
饮食调节:行经前后或经期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冰淇淋、西瓜、梨等;可适量食用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红枣粥等。
总之,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也应注意经期卫生和保健,预防痛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