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通过抽血化验、胸部X线透视、胸部CT和病理检查等方式进行早期筛查,具体措施如下:
是通过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CYFRA21-1、癌胚抗原等,初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癌症的可能,但其结果相对CT,并不准确,只可起到辅助筛查肺癌的作用。
属于较为常见的胸部检查,但针对于肺部结节病变,存在较大局限性。另外该方法分辨率较低,检查过程中,病变部位容易受到纵膈、肋骨、胸骨、心脏等组织影响,导致影像上出现重叠。
分辨率较X线透视好,针对早期肺癌筛查,具有较为重要作用,但由于该方法放射剂量较高,故长期使用CT检查,对患者伤害较大。临床上可应用低剂量螺旋CT作为代替,该方法伤害相对较低,且针对肺癌,检出率较高,1至4毫米左右的肺部结节亦可以发现。
针对肺癌,早期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支气管获取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或者在CT引导下行肺部穿刺,获得有效病理组织进行检查,该方法可明确肿瘤病理性质和病理类型,且结果较为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