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主要通过粪-口、接触和母婴传播,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预防关键是口服疫苗。
小儿麻痹症(poliomyelitis),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无症状的感染)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传播方式如下:
粪-口途径:即接触了患者的粪便,经手入口而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但该途径在本病传播中的意义相对较小。
接触传播:接触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咽部分泌物或受污染的物品,经手入口而感染。
母婴传播:患病母亲可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或在哺乳期通过乳头皲裂处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小儿麻痹症的流行季节与肠道传染病基本一致,主要在夏秋季。人群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但抗体水平可随时间逐渐降低,故有再感染的可能。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关键是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和全程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对于与小儿麻痹症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家属、医护人员等,应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有发热、肢体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孕妇应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了解小儿麻痹症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保护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