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常见于40-50岁经产妇,主要症状为乳头溢液,少数可出现血性溢液,检查方法有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导管内镜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术后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注意休息、遵医嘱定期复查。
一、问题的主需求:
解答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什么,有什么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如何治疗,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等问题。
二、问题的核心关键词:
乳管内乳头状瘤、症状、检查、治疗、术后注意事项
三、问题的回答:
1.什么是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常见于40-50岁的经产妇。
肿瘤较小,一般无明显症状,常在洗澡或更衣时偶然发现。
少数情况下,肿瘤可出现血性溢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量可多可少。
2.乳管内乳头状瘤有哪些症状?
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浆液血性或浆液性。
乳房肿块:可在乳晕下或乳晕旁摸到质软、光滑、活动的小结节,一般无明显疼痛。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乳房疼痛、乳腺炎等症状。
3.怀疑乳管内乳头状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可在溢液中找到瘤细胞。
乳腺导管内镜检查:可直视下观察乳腺导管内的病变情况,并可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可发现乳腺导管扩张、内有低回声结节等。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4.乳管内乳头状瘤如何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般行病变导管切除术。
保守治疗:对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定期复查、药物治疗等。
5.乳管内乳头状瘤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换药和拆线。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
术后可能会出现乳头溢液,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逐渐减少。
遵医嘱定期复查,包括乳房检查、乳腺超声等。
四、关键信息提取:
1.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40-50岁经产妇,常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血性溢液。
2.乳头溢液、乳房肿块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常见症状,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导管内镜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3.手术治疗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保守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
4.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注意休息,遵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