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肝脏超声检查、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必要时可进行肝穿刺活检。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体检和筛查非常重要。以下是肝癌的常见症状和前兆:
1.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右背部的疼痛,可逐渐加重。
2.乏力、消瘦:肝癌患者常出现乏力、消瘦等症状,这是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所致。
3.发热:肝癌患者可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
4.黄疸:肝癌患者可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发黄等。
5.腹胀、腹痛:肝癌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压迫胃肠道所致。
6.消化道症状:肝癌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7.出血倾向:肝癌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
8.肝硬化症状:肝癌患者多有肝硬化病史,可出现肝硬化的相关症状,如腹水、脾大、门脉高压等。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的症状和前兆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肝癌的可能。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乙肝、丙肝患者: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乙肝、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2.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3.长期酗酒者:长期酗酒可导致肝硬化,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4.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者: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5.有肝癌家族史者: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因此有肝癌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肝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
1.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清AFP检测是肝癌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2.肝脏超声检查:肝脏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常用方法之一,可发现直径大于1厘米的肝癌结节。
3.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增强CT或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肝癌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有助于肝癌的诊断。
4.肝穿刺活检:肝穿刺活检是肝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时采用。
总之,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非常重要。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一旦发现肝癌应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