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病通常指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即风湿病。风湿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包括定义与范围不同、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不同等。
1.定义与范围不同
风湿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周围软组织或结缔组织,并可能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它涵盖了多种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并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2.病因不同
风湿病病因多样,可能包括免疫力低下、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微生物感染和吸烟等因素有关。
3.临床表现不同
风湿病的症状广泛,可能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以及全身各系统、组织和器官的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病变为主,特别是小关节的对称性肿胀和疼痛,伴有晨僵现象。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强直,并累及肺、心脏、肾脏等多个系统。
4.治疗不同
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物理治疗、推拿针灸等,但多只能缓解疼痛、减缓病情发展,难以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以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为主,如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泼尼松龙等,以控制病情、预防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