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可分为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
1.第1期
这一期的患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但肾脏已经开始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肾小球滤过率会升高,这意味着肾脏的过滤功能增强。然而,此时的肾脏损伤是可逆的,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肾脏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2.第2期
这一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尿中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之间。虽然此时的白蛋白尿量还比较少,但已经提示肾脏的滤过功能已经出现异常。如果不加以治疗,微量白蛋白尿可能会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大量白蛋白尿。
3.第3期
这一期的患者尿中白蛋白排泄率大于30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大于30mg/g。此时,肾脏的滤过功能已经明显受损,大量的白蛋白从尿液中流失,会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恶化。同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4.第4期
这一期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已经明显下降,通常小于60ml/min/1.73m2。此时,肾脏已经无法有效地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贫血、皮肤瘙痒等。
5.第5期
这一期的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以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