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原因包括鼻部损伤、鼻腔炎症、鼻中隔偏曲、鼻部肿瘤等。
1.鼻部损伤
如挖鼻、用力擤鼻、鼻部外伤等,可导致鼻中隔、鼻甲或鼻黏膜受损,引起鼻出血。
2.鼻腔炎症
常见于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级膜糜烂、鼻窦炎等,均可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溃烂,导致鼻出血。
3.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时,突出的鼻中隔黏膜会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发生黏膜糜烂、溃疡,导致鼻出血。
4.鼻部肿瘤
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鼻出血。
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处理、烧灼法、填塞法、血管结扎法等。
1.一般处理
首先,让患者保持冷静,坐下或半卧位,头略向前倾,避免仰卧,以防血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一般压迫5~10分钟即可。
2.烧灼法
对于较小的出血点,可使用化学药物(如30%~50%硝酸银)或物理方法(如高频电刀、激光、微波等)进行烧灼,使出血点凝固。
3.填塞法
对于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可使用填塞法进行止血。常用的填塞材料有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气囊或水囊等。填塞后需注意观察填塞物是否松动或脱出,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血管结扎法
对于严重的鼻出血,经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结扎相应的血管,如颈外动脉、筛前动脉等。
需要注意的是,鼻出血的原因复杂,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