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救常识有迅速识别脑卒中症状、避免移动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就医、后续治疗、注意预防等。
1.迅速识别脑卒中症状
脑卒中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等。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脑卒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避免移动患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不要随意移动患者。如果患者已经倒下,应将其移至安全的地方,但不要移动患者的头部或颈部。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肺部导致窒息。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将其头部后仰,抬起下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尽快就医
脑卒中的治疗时间窗非常重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
5.配合急救人员
急救人员到达后,应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病史。
6.后续治疗
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治疗等。同时,患者需要按时服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7.注意预防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饮酒、肥胖等。因此,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是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等。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了解脑卒中的急救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注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