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起了个小疙瘩通常是由毛囊炎、过敏性皮炎、假性湿疣、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原因引起,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措施处理。
1.毛囊炎
如果女性近期未注意外阴处卫生,或者穿过紧不透气的内裤,局部容易滋生细菌侵袭毛囊,引发炎症反应,会在局部形成小脓肿,表现为外阴部位的小疙瘩,可能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患者要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穿宽松通气的内裤,避免细菌滋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类药膏治疗,控制感染。
2.过敏性皮炎
当外阴皮肤接触到过敏原,如化纤内裤、卫生巾、洗液等,发生过敏反应,局部组织释放大量组胺,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进而出现长小疙瘩、红肿、瘙痒等症状。
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内裤、卫生巾、洗液等物品,在医生的建议下涂抹盐酸多塞平乳膏、丁苯羟酸乳膏、复方樟脑乳膏等抗过敏类药物治疗,抑制组胺生成,减轻过敏症状。
3.假性湿疣
若女性外阴处受到长时间的摩擦,可能会引起黏膜细胞过度生长,形成小颗粒状的赘生物,即外阴部位的小疙瘩。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假性湿疣,可以选择不进行特殊治疗,日常注意观察随访即可。如果感觉到不适,也可通过液氮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方法将疣体去除。
4.生殖器疱疹
若单纯疱疹病毒侵袭女性外阴处的皮肤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外阴部位的小水泡或小疙瘩,破溃后可能形成糜烂或溃疡。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消灭单纯疱疹病毒,促进皮损恢复。
5.尖锐湿疣
当人乳头瘤病毒侵犯外阴皮肤黏膜时,会导致局部皮肤细胞异常增殖,形成乳头状或菜花状的赘生物,即外阴部位长出小疙瘩。
患者应在专家的建议下外用鬼臼毒素软膏、咪喹莫特乳膏、80%-90%三氯乙酸溶液等药物治疗,能直接作用于疣体部位,使疣体逐渐萎缩、脱落。
需要注意的是,外阴部位的小疙瘩可能会引起瘙痒和不适,要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加重症状,同时要避免进行不洁的性生活,以免出现交叉感染。如果外阴的小疙瘩持续不消退,或者伴有疼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