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有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同时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1.发病机制复杂
子痫前期的发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胎盘缺血缺氧、氧化应激、免疫失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胎盘形成不良导致缺血缺氧,释放多种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2.对母体的影响
可导致母体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子痫,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威胁生命。还可能增加产后出血、心力衰竭、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对胎儿的影响
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胎儿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环境,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等发育异常。
4.诊断和监测重要性
通过定期产检,测量血压、检测尿蛋白等进行诊断和监测病情进展。超声检查等可评估胎盘和胎儿情况。早期诊断和密切监测对于及时干预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5.治疗方法多样
包括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时利尿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适时终止妊娠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同时,需加强母儿监护,保障母婴安全。
总之,子痫前期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健康有较大威胁。医护人员和孕妇都应高度重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严密监测,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