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致使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临床症状除了皮肤紫癜外,还可能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蛋白尿等。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春秋季发病较多。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得了过敏性紫癜,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的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了解血小板计数是否正常,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否升高,以排除感染等因素。
血清IgA: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IgA水平可能升高。
其他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有助于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2.尿液检查:
尿常规:观察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以判断肾脏是否受累。
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3.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检测出常见的过敏原,有助于了解过敏情况。
4.其他检查:
腹部超声:有助于发现腹部脏器是否受累,如肠系膜血管炎等。
关节X线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关节是否有炎症或损伤。
肾活检:对于病情严重或迁延不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肾脏的病理改变和损伤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紫癜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来确诊。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去除病因:尽可能找出过敏原因,避免再次接触。
2.药物治疗: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过敏症状。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
对症治疗:如腹痛时使用解痉药,关节痛时使用镇痛药等。
3.支持治疗:注意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4.并发症治疗:如出现肾脏损害,需进行相应的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甚至累及肾脏,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皮疹的颜色、数量、大小,关节疼痛的程度,腹痛的性质和部位等。
2.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等。
3.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
4.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5.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得了过敏性紫癜,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预防,以减少病情的复发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