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也就是舒张压高,其形成原因和调理方法如下:
1.形成原因:
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低压也就是舒张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大小,而影响外周血管阻力的因素主要有:
血管壁的弹性:血管壁的弹性越好,舒张压就越低;血管壁的弹性越差,舒张压就越高。
血液黏稠度:血液黏稠度越高,外周血管阻力就越大,舒张压就越高。
血管的长度:血管越长,舒张压就越高。
血管的宽度:血管越宽,舒张压就越低。
心率的变化:心率增快,舒张压也会升高。
其他因素:
紧张、焦虑、愤怒、恐慌、劳累、吸烟、饮酒等,都可能导致舒张压升高。
体重增加、高盐饮食、低钾饮食、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导致舒张压升高。
2.调理方法:
改善生活方式:
低盐饮食: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
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等。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饮酒。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
减轻体重:如果体重超标,应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
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恐慌等不良情绪。
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以减少血容量,降低舒张压。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降低心率,降低舒张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舒张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降低舒张压。
需要注意的是,低压高的患者在调理的同时,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此外,低压高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以免导致血压升高。
对于孕妇来说,低压高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低压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老年人来说,低压高可能是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的。因此,老年人在调理低压高时,应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除了低盐、低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减轻体重、保持心态平衡等措施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测量血压: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变化情况。
2.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如从卧位到坐位、站立位时,动作应缓慢,以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
3.注意保暖: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对寒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因此,在寒冷的季节,应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4.避免长时间卧床:老年人应适当进行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以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压升高。
5.定期进行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低压高的患者在调理时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应定期测量血压,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