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疫苗有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两种,分别通过肌内注射,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具体注射部位和方法因种类而异,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包括过敏反应、禁忌人群、免疫程序和定期加强等。
1.破伤风疫苗的种类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梭菌经甲醛脱毒制成,用于预防破伤风。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
2.破伤风疫苗的注射部位和方法
破伤风类毒素:通常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基础免疫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4~8周。第2年和第5年后再强化注射1次,可维持足够的免疫力。
破伤风抗毒素:通常在上臂三角肌肌内进行注射。若遇到严重污染的创伤,可在臀部注射。
3.破伤风疫苗的注意事项
过敏试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若结果为阳性,应采取脱敏注射法。
不良反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不良反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禁忌人群:对破伤风类毒素或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者禁用。患有严重疾病、发热者,应缓用或慎用。
免疫程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破伤风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如果受伤情况严重,可能需要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定期加强: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破伤风疫苗的加强注射,以保持足够的免疫力。
总之,破伤风疫苗的注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注射前应详细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注射。同时,受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并尽快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破伤风疫苗的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