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由细菌和毒素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
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1.病因
(1)细菌和毒素的感染: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2)物理化学因素:进食过冷过热和粗糙的食物,可损伤胃黏膜黏膜,继而导致炎症。
2.症状
(1)恶心、呕吐:发病初期即可出现,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
(2)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部绞痛。
(3)腹泻:每日排便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便或稀便,也可为黏液脓血便。
(4)发热:多数患者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5)脱水:由于频繁呕吐和腹泻,可导致患者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
3.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呕吐、腹泻严重者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抗生素、解痉药、止泻药等。
(3)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4.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3)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等。
(4)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
总之,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预防急性肠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