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病因包括Graves病等,诊断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三种,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休息和服药,特殊人群需调整治疗方案。
甲亢症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症的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Graves病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5%左右。
甲亢症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测定(如血清甲状腺素T3、T4水平测定,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等)、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等。
甲亢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病情中度以上、对药物过敏或有其他禁忌证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药物治疗后复发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患甲亢症时,需要特别关注。这些人群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甲亢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