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引起的胸膜炎症,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表现为发热、盗汗、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水检查等,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治疗、胸腔穿刺抽液等,预防措施包括卡介苗接种、隔离治疗、注意个人卫生等。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以下是关于结核性胸膜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结核菌感染:主要由呼吸道吸入结核菌引起,也可由血液循环或淋巴途径播散至胸膜。
过敏反应:机体对结核菌蛋白成分高度过敏,引起胸膜炎症反应。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时,结核菌随飞沫排出,健康人吸入后可引起感染。
消化道传播:饮用带结核菌的牛奶或乳制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3.症状:
发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胸痛:多为单侧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呼吸困难:胸水增多时,可有胸闷、气急等症状。
4.诊断: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有助于诊断。
胸水检查:胸水常规、生化、结核菌涂片及培养等有助于确诊。
5.治疗:
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
胸腔穿刺抽液:有助于缓解症状,减少粘连。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等。
6.预防:
卡介苗接种:新生儿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可接种卡介苗。
隔离治疗: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7.注意事项:
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定期复查,监测药物副作用。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如果怀疑患有结核性胸膜炎,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