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其主要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治疗主要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胸膜炎是指由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胸腔内可伴发渗出液,是胸部呼吸科的常见病,患者以青年人居多。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有发热。
胸膜炎的病因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感染性胸膜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导致胸膜炎。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胸膜转移或侵犯也可引发胸膜炎。
胸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等。胸痛通常是胸膜炎的首发症状,多为单侧胸痛,可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咳嗽也较为常见,可为干咳或有痰。胸闷和气急则是由于胸腔积液导致的肺部受压所致。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胸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感染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肿瘤史等。体格检查可发现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等。此外,医生还会安排一些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胸腔穿刺抽液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胸膜炎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胸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结核、抗肿瘤等。对症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包括使用止痛药、止咳药、退烧药等。此外,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也是治疗胸膜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减轻胸腔积液对肺部的压迫,缓解症状。
胸膜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胸膜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老年人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疾病,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孕妇患者在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