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等病症,按摩、艾灸此穴可缓解相关症状。
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以下是关于内庭穴位的一些信息:
1.穴位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2.取穴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2跖趾关节前方,第2趾的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取穴。
3.穴位功效: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火牙痛、咽喉肿痛、口歪、鼻出血、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等病症。
4.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内庭穴100-200次,每天坚持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牙痛、口臭等症状。
5.艾灸方法:将艾条点燃,放在内庭穴上方约3厘米处,艾灸10-15分钟,以皮肤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每天艾灸一次,可以起到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
6.注意事项:内庭穴处皮肤较薄,艾灸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不宜艾灸。
总之,内庭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摩或艾灸内庭穴,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内庭穴的治疗作用有限,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