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目前无法彻底治愈,抗病毒治疗是关键,需长期坚持,还要注意饮食、休息、避免肝毒性药物等,定期复查。
慢性乙型肝炎(CHB)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DNA定量较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干扰素可以调节免疫,适用于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
除了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肝毒性药物: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乙肝病史,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肝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