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多发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可通过假丝酵母菌感染、内源性传染、医源性传染等途径引发,症状主要为外阴瘙痒和白带异常,治疗方法包括消除诱因、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等,预防措施包括锻炼身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积极治疗糖尿病等。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妇女及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少,不引起症状。只有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才会引发阴道炎症状。以下是关于霉菌性阴道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假丝酵母菌感染: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当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升高、局部免疫力下降时,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并引起炎症。
内源性传染:假丝酵母菌除了寄生于阴道外,也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这三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互相传染,一旦条件适宜,可引起感染。
医源性传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可使阴道内菌群失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也可使阴道上皮糖原含量增加,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此外,假丝酵母菌也可通过性生活直接传播。
2.症状:
外阴瘙痒:外阴瘙痒是霉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症状,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瘙痒严重时会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白带异常:白带增多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另一主要症状,白带一般很稠,呈豆渣样或乳凝块状。
3.治疗:
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
局部用药:以唑类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克霉唑栓剂、达克宁栓剂等。
全身用药:对不能耐受局部用药者、未婚妇女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用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4.预防:
锻炼身体: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避免滥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霉菌感染。
积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霉菌,因此要积极控制血糖,预防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
总之,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