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1-2周,发病后表现为高热和皮肤红色斑丘疹,一般预后良好,主要是对症处理,诊断需与麻疹等出疹性疾病鉴别。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尤以6-12个月的婴儿多见。
幼儿急疹的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组织中增殖后,经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幼儿急疹的潜伏期为1-2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可波及全身,一般持续1-2天后消退。
幼儿急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一般在发热3-5天后出疹,且出疹后体温骤降,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出疹性疾病相鉴别。
幼儿急疹一般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退热、补液等。在发热期间,应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感染。同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对于幼儿急疹,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带患儿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