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指的是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信号出现部分或完全中断。这种情况会导致心跳节律异常,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接下来将为你详细介绍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病因
1.生理性因素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在正常人中出现,尤其是在睡眠、运动或使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时。
老年人的房室结和希氏束纤维可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增加发生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
2.病理性因素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可导致心肌损伤,影响房室传导功能。
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高钾血症、尿毒症、药物中毒等,也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
特发性因素: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二、症状
1.心悸:感到心跳不规律或心跳漏跳。2.头晕:由于心跳过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3.乏力:全身供血不足,可引起乏力、疲劳等症状。4.呼吸困难: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呼吸困难。5.胸痛:少数情况下,可能伴有胸痛。三、检查
1.心电图:是诊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方法,可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显示心房和心室的传导情况。2.Holter心电图:可监测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间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导管插入心脏,记录和分析心脏的电活动,对于诊断和评估房室传导阻滞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4.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可用于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四、治疗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心脏疾病等。2.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可提高心率,但仅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或临时提高心率。3.起搏器治疗: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显著缓慢或存在心脏停搏风险的患者,需要安装起搏器,以维持正常的心跳节律。五、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治疗心脏疾病等,可减少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风险。2.避免使用影响心脏传导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4.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对于预防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六、注意事项
1.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2.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3.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了解病情变化。4.如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及时就医。5.对于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应注意起搏器的使用和维护,避免起搏器受到干扰或损坏。总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预防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