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起搏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以下是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
去除诱因,如停用某些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2.药物治疗:
阿托品:适用于阻滞部位在房室结的患者,可提高心率。
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仅作为临时起搏的替代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
3.起搏治疗:
临时起搏:适用于有症状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室停搏,或有症状的快慢综合征患者。
永久起搏:适用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虽为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但有晕厥史、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或虽无症状,但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且逸搏心率小于40次/分或心脏停搏时间大于3秒者。
4.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起搏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行房室结改良术或希氏束起搏术。
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可考虑行起搏器置入术加房室结改良术。
需要注意的是,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包括病因、症状、阻滞部位和心室率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对于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尤其是伴有晕厥、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应尽快进行起搏治疗,以避免发生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对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