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以下是关于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方法:
1.密切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体重,记录出入量,注意黄疸出现时间、程度,以及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
观察患儿有无贫血、肝脾大、水肿等情况。
2.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灯管距患儿皮肤20-25cm,双面光照,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171μmol/L以下即可停止光疗。
光疗期间要注意给患儿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3.药物治疗: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应用苯巴比妥,可诱导肝酶增加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4.换血疗法:
是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最迅速的方法。
换血前需进行血常规、胆红素、抗体释放试验等检查,以确定换血量。
换血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5.饮食护理:
早期喂养,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胆红素脑病患儿应禁食,待病情稳定后逐渐恢复喂养。
6.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解新生儿溶血症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指导家长正确照顾患儿,如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尿布等。
告知家长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总之,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予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共同照顾好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