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的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抽搐是最常见症状,还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心律失常、血压改变、骨质疏松、骨骼疼痛、皮肤干燥、脱屑、易激动、焦虑、抑郁等症状,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总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或离子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成人血清总钙浓度正常参考值为2.25~2.58mmol/L,离子钙浓度为1.10~1.34mmol/L。不同医院血钙检测方法不同,血钙正常值可能会有所差异。当血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或出现低钙血症相关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下是低钙血症的一些常见症状:
1.神经肌肉系统:
抽搐:是低钙血症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手指、脚趾、口角、面部肌肉抽搐,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抽搐,甚至癫痫发作。
肌肉痉挛:常见于腿部肌肉,可导致腿部抽筋、疼痛。
喉、气管痉挛:可引起喉部、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2.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可出现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血压改变:可导致血压升高或降低。
3.骨骼系统:
骨质疏松:长期低钙血症可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
骨骼疼痛:可出现骨骼疼痛,尤其是在负重部位,如腰背部、腿部等。
4.其他:
皮肤干燥、脱屑。
易激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低钙血症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症状不典型,更容易漏诊或误诊。此外,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缺乏等,也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低钙血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接受某些药物治疗的患者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低钙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果是由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导致的低钙血症,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钙水平,避免血钙过高或过低。
总之,低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