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筛查需注意检查时间、准备工作、检查方法、注意事项、结果解读、治疗和复查等方面,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孕期糖尿病筛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时间:孕期糖尿病筛查的时间一般在孕24-28周进行。如果有高危因素,如肥胖、家族糖尿病史、既往不良妊娠史等,筛查时间可能会提前。
2.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一晚8点后禁食。
检查前应空腹。
检查前3天内正常饮食,避免高糖饮食。
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3.检查方法: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是目前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检查时,需要先空腹抽取静脉血,然后在5分钟内喝下含有75g葡萄糖的糖水,从喝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抽取静脉血。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但不能用于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4.注意事项:
检查时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服用糖水,避免呕吐。
检查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5.结果解读:
正常结果: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
异常结果: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或其中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6.治疗:
饮食调整: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控制血糖水平。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
7.复查: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要在产后6-12周进行OGTT复查,以排除糖尿病。
高危因素的孕妇需要在产后6周进行OGTT复查。
总之,孕期糖尿病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孕妇应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检查,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