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如下:
1.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
2.骨梅毒:骨膜炎、关节炎等。
3.心血管梅毒:梅毒性主动脉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等。
4.神经梅毒: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等。
根据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以下是对各点的具体分析:
1.皮肤黏膜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多发生于感染后2-4年,好发于头面部、肩部、背部及四肢伸侧。为豌豆到胡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铜红色,浸润明显,质硬,表面有鳞屑,可自然消退。
树胶肿:又称梅毒瘤,是三期梅毒的标志,多见于小腿部,为深达皮下组织的硬结,破溃后形成溃疡,边缘锐利,形状不规则,基底暗红,有粘稠树胶样分泌物。
2.骨梅毒:
骨膜炎:最常见,常单发,多见于长骨,尤以胫骨下端及上端多见。表现为疼痛、肿胀及压痛,可致病理性骨折。
关节炎:常累及大关节,如髋、膝、踝等,对称性,无游走性,疼痛较轻,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疏松和破坏。
其他:可引起鼻中隔穿孔、马鞍鼻、病理性骨折等。
3.心血管梅毒:
梅毒性主动脉炎: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相应的杂音。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4.神经梅毒:
无症状神经梅毒: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但脑脊液检查异常。
脑膜血管梅毒: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
麻痹性痴呆:出现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幻觉、妄想等。
需要注意的是,三期梅毒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性传播疾病患者、吸毒者、同性恋者等,应定期进行梅毒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梅毒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