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上的六条经络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1.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主要位于大腿的正面,从腹部向下延伸至大腿前侧,再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足阳明胃经主要负责肠胃等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时也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密切相关。
2.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从锁骨上窝下行至腋下,再沿侧胸部、肋部下行至髋关节部,然后沿着大腿外侧、膝关节外侧继续下行至足背。足少阳胆经与肝胆系统紧密相关,主治头痛、目赤、目痛、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等眼部疾病,以及口眼歪斜等面部病症。
3.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顶分出,沿脊柱两侧下行至腰部,再分出一条经络到达臀部并沿大腿后侧继续下行至足背。足太阳膀胱经主要负责膀胱的功能,与排尿系统密切相关,该经络还主治头痛、眼痛多泪、鼻塞、流涕、鼻血、痔疮等病症。
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脚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小腿内侧正中线向上,在内踝上8寸处继续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系统紧密相关,主治脾胃病、妇科病以及前阴病等。
5.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脚趾处,沿足背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继续上行至膝内侧,沿着大腿内侧中线绕会阴部上达小腹。足厥阴肝经与肝脏系统紧密相关,主治肝病、妇科病以及前阴病等,该经络还参与调节人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于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有一定帮助。
6.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向足心(涌泉穴),从舟骨粗隆下出,沿内踝后侧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内侧后缘至大腿内后缘,最终穿过脊柱。足少阴肾经与肾脏系统紧密相关,主要负责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该经络还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