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皮肤病的症状通常包括皮肤肿胀疼痛、皮肤红斑、皮温增高、身体发热、水疱或溃疡等。
1、皮肤肿胀疼痛
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细菌侵入皮肤后,会引发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和蛋白质渗出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引发局部水肿。同时,炎症会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组织肿胀,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觉。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也会直接刺激神经,加剧疼痛。
2、皮肤红斑
丹毒的主要特征是真皮内血管炎性病变,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液渗出,表现为红色炎症带状分布。炎症因子刺激真皮内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使皮肤表面呈现红色。红斑通常出现在小腿、足背等处,颜色鲜艳,界限清楚。
3、皮温增高
丹毒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速,从而增加热量产生并提高皮温。皮温增高通常集中在受累区域,用手触摸时感觉比正常皮肤更温暖。
4、身体发热
当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后,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发热。发热常为高热,可达39℃以上,同时可能伴随出汗不退热的现象。
5、水疱或溃疡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丹毒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形成水疱或溃疡。这些水疱或溃疡通常位于病变区域,可能伴有疼痛和渗液。
丹毒皮肤病的症状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所导致的。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疼痛和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