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以下是关于过敏性紫癜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可诱发过敏性紫癜。
食物:某些食物,如鱼、虾、蟹、蛋、奶等,也可能是过敏原。
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性紫癜。
其他:花粉、尘埃、蚊虫叮咬、疫苗接种等也可能导致过敏性紫癜。
2.症状:
皮肤紫癜:双下肢及臀部对称性分布的紫癜,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
关节痛:膝、踝、肘、腕等关节肿胀疼痛。
腹痛:阵发性绞痛,位于脐周或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
肾脏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3.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等。
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原。
必要时进行腹部B超、肾活检等检查。
4.治疗:
去除过敏原。
抗过敏治疗。
对症治疗,如止痛、止血等。
严重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5.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
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疑食物。
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严重者可累及肾脏,预后因人而异。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同时,过敏性紫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食用可疑食物和药物,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