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包括密切观察病情、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三腔二囊管护理、内镜治疗护理、健康教育。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病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包括:
1.密切观察病情
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和黏膜色泽等,观察呕血、黑便的量、性质和次数,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2.饮食护理
急性大出血时应禁食,出血停止后改为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出血而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耐心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血、抑酸等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5.三腔二囊管护理
插管前向患者解释插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插管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食管和胃黏膜。插管后定时抽吸胃内血液,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并注意防止气囊滑脱。
6.内镜治疗护理
协助医生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治疗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有无再出血,给予禁食、补液等支持治疗。
7.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预防、治疗、饮食等方面的内容,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
以上是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常规,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